为认真总结梳理甘肃省教育厅“双一流”科研重点项目《旱区种养循环绿色提质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与经验,更好地谋划和部署2023年度工作,12月10日,学校召开了2022年度项目工作线上总结会。项目第一负责人、校长柴强教授参加会议并进行了总结讲话,科研院负责人、项目组成员100余人参加了会议,会议由马友记教授主持。
会上,各课题及任务负责人分别围绕陇东半湿润易旱区、陇中半干旱区、河西绿洲灌区典型种养循环模式构建与集成示范,从项目重要工作进展、取得的阶段性成果、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。项目负责人根据任务书对课题执行情况逐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,特别指出研究一定要聚焦循环农业“4R”原则,丰富和细化 “饲用玉米(+马铃薯)―羊”“饲用玉米+羊+羊粪(145510)”等种养循环模式评价指标。
柴强总结时指出,“双一流”科研重点项目是省教育厅探索学科建设新机制、推动学科发展新举措的重要体现,要求项目组要加强课题与任务之间的协同创新、加快研发成果的落地转化、验证已构建种养模式同循环农业要求的匹配度、做实做细各有关基地建设工作、进一步强化项目对学科的支撑度、加大研究成果的对外推介等工作。
据悉,自项目实施以来,已构建出符合甘肃不同生态区域的种养循环新模式10余个,发表SCI 45篇(IF接近200),申请或授权专利39项,主参编专著教材8本,制定地方标准5项,培养研究生81人,职称晋升、人才称号34人次,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61场次、培训6147人次,有力支撑了学校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





